在上海徐汇西岸, 有个不同寻常的产业园区——“模速空间”,这里不仅有企业日常所需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更提供“算力”和“数据”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所需的元素。
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挂牌半年,模速空间一、二期共两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成为徐汇区以及上海市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2月,模速空间共有包括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商汤、MiniMax在内的15家企业完成了大模型备案,占上海市总数的62.5%,产业集聚度、显示度、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
4月7日,模速空间运营方、上海大模型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陈海慈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模速空间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全产业链去布局,希望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闭环和生态,“产生上中下游的和谐共鸣”。
除了传统的资金、空间、人力上的供给,陈海慈认为,模速空间更重要的是提供“差异化”,“会帮企业去解决算力供给问题,还会结合市区两级的支持去降低使用算力的成本”,有针对性地提供供给,以提升产业浓度跟生态的活跃度。而在强调创新与技术的大模型产业中,传统招商引资时使用的一些“招数”会失灵,也对社区的甄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更关注的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怎么提高创新生态的浓度,让大家做大模型的产业时,他就会想到模速空间。”陈海慈表示。
超过60家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闭环
澎湃新闻:模速空间于去年9月揭牌,成为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与传统园区相比,模速空间有何不同?入驻企业构成有哪些特点?
陈海慈:模速空间的出现,象征着整个大模型产业发展的一个未来趋势,也是整个上海打造科创之都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说,上海确实把握住了这一轮大模型、或者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模速空间现在已经入驻了超过60家企业。
目前,模速空间不是传统的产业园区,我们更愿意叫它生态社区。说到园区,大家可能会觉得它的功能是相对单一的、会有围栏等等。我们更希望这是一个生态社区,只是说这个地方的大模型产业的浓度很高。
我们的特点,或者说我们的目标,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人工智能的全产业链去布局。对于大家来说,你最开始感知到的一般是垂类应用层,但实际上,随着技术大模型的底层逻辑往上走,你会看到生产要素、新质生产力,包括算力,还有数据。如果你把算力拆开来看,里面还分为模型、算法、芯片等等。我们希望能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产业链的闭环和生态,产生上中下游的和谐共鸣,这是我们在招引企业过程中相对比较关注的一点。
我们不会要求必须覆盖到全产业链,而是更关注技术驱动。首先,你要关注整个行业技术发展的一个脉络。大模型产业发展到今天,它还是很新的一个东西。因为这个技术一直在高速发展,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大模型或深层次人工智能,以及它后面的底层技术逻辑。例如,在上游供给侧,我们正在关注做算力组网的企业,比如说基流科技。它虽然离大家很远,但是通过我们对产业技术的研究,我们认为这是核心关键。
包括在应用侧,实际上,大模型应用现在非常容易陷入同质化。要从另外一个维度去看,技术赋能在哪些领域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从不同的维度去对企业进行甄选。比如金融、生物医药、自动驾驶等。我觉得更多是看一个产业链的完整程度,再叠加上技术的脉络和应用的场景。
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用生态作为吸引力
澎湃新闻:模速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哪些支持和服务?对于有意向加入模速空间的企业,模速空间最吸引他们的因素是什么?
陈海慈:在提供的支持和服务方面,我觉得要分传统和特定这两部分来看。传统来说,其实就是提供一个空间的服务,类似于大家今天讲的孵化器或是众创空间,该有的我都有,物业、法律、投融资等等都会覆盖到。
但是,更重要的是结合产业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能为大家提供差异化的内容。除了那些传统的东西,我们会差异化地跟各类企业发展相关的核心内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比如说算力,刚才也提到我们会帮企业去解决算力供给问题,还会结合市区两级的支持去降低使用算力的成本。现在这一轮大模型创业跟上一轮有很大的区别,即资金的使用效率下降得非常多。在之前的创业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资金都是给“大脑”,给研发人员跟技术人员,但是现在,里面可能有接近一半的钱都去买算力了。所以我们就要降低企业使用算力的成本,从而让其跑得更快。
另外,在数据上,之前这部分大多是由企业自己去解决。但是,爬虫所能抓取到的数据跟公开网络上的数据都在面临获取瓶颈。目前,我们模速空间通过整合高质量的语料,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去解决数据上的问题。
在吸引力方面,我们这里对大模型产业支持的政策确实是力度最大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态。在模速空间内的企业,你的上下左右,不论是路人还是邻居,包括这旁边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所举办的活动,都是和大模型相关的。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产业浓度跟生态的活跃度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不关注招商引资,提高创新生态浓度
澎湃新闻:上海市和徐汇区政府在支持模速空间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趋势,模速空间如何帮助地方企业和政府保持发展优势?
陈海慈:政府其实是一个推动者,我们作为企业在前面执行。政府来做一个资源的整合跟配置,我们企业要做的是把这些资源的效用跟效率最大化。当我们要抢占一些赛道的时候,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一种方式。由政府来给引擎点火,这把火才会烧起来,烧起来之后才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其实,这一轮大模型产业的打法和之前的其他产业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你要意识到,人工智能跟之前所有这些东西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异次元生物”。在之前的竞争中,就看谁出的人多、谁付的钱多、谁给的政策好。毫无疑问,上海在这些方面是有优势的,但我认为,最后决定性的要素是在创新策源的链接和对大模型初创企业更“贴肉”的支持上。所以我们更关注的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怎么提高创新生态的浓度,让大家做大模型的产业时,他就会想到模速空间。
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了我们觉得还比较好用的一些大模型应用产品,这也跟我们整个互联网和流量经济时代的成功经验一脉相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客观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在技术大模型的能力和在信息生产要素方面的共识、供给和能力范围,跟国外的差距仍在进一步地扩大。不过,国家在这块已经投入了非常大的力气。而且我觉得很好的一点在于,现在大家已经慢慢地形成了共识,不再“放卫星”。只要能正视问题就不用害怕,追上去就行。
另外,现在Transformer框架做大了之后,它的效率不可避免要降低,对算力的消耗和电力消耗都在指数级增长。有没有可能通过底层技术的一些突破,让我们有新的方式去创造人工智能,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短期来看它不是个产业,还属于科研范畴,但大家都在关注和研究。
澎湃新闻:在推动大模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模速空间面临过哪些挑战?在未来,模速空间有哪些具体的发展计划或项目?
陈海慈:除了前面讲的技术发展路线的一些不确定性,还有未来的一些不确定性,你会发现,在大模型产业中,我们在做传统招引时的那些招数不够精准了。我们传统就爱看“帽子”,看头衔,但是看美国的那些大模型团队,他们创业者中有“帽子”的很少,而且公司即便很成功了团队规模也很小。所以,发展大模型的过程对我们甄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是选错也就算了,就怕是选不到。
对于我们接下来整个创新生态来说,怎么让更多的“个体户”和年轻人,在他们想做大模型、想创业的时候,能够想到模速空间。这是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资源跟支持也会更多地去围绕这些内容。
首先,在新兴生产要素的供给上,还是围绕刚刚讲的差异化的算力和数据,我们依然是要坚持不懈地去供给。其次,对于生态的打造,我们要把招商引资往产业生态上吸引,目标是打造出适合创新的土壤和企业成长的温室。我们接下来会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打造创新生态上,希望能够有一些比较重量级的活动发布。
我们也期望,今后可能大家会有一个校友会,叫做“模速空间校友会”期货配资投诉多,能够让中国做人工智能的很多企业,他们都在我们这个地方得到加速和扶持,这就是模速空间的目的。